“廁所”作為一個人們不愿多提及的隱私的地方,為何如此大費周章、大舉動的搞建設,其背后有何意義?有何價值可言?小廁所值得如此關注?廁所問題也算問題?廁所里還有文化建設?
說起“廁所文化”,這就得追溯到古時期。古時人們對入廁衛(wèi)生很有講究,東漢許慎《說文字釋》載:“廁,言人雜在上,非一也……言至穢之處宜常修治,使?jié)嵡逡??!睂ㄔO亦是如此,夏朝時期的“圂”;春秋時期的私人廁所;秦漢時期的蹲、坐式廁所;晉代的“豪廁”;唐代的入廁文明管理等。這表明,中國古代曾有過輝煌的“廁所文明”。
古代人民重視廁所建設,現(xiàn)代人更是如此。2017年11月,習近平總書記就旅游系統(tǒng)推進“廁所革命”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,指示提到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,要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。2018年10月在《教育部學校規(guī)劃建設發(fā)展中心文件》中,教育部正式發(fā)布關于召開首屆綠色學?!皫锩毖杏憰耐ㄖ???梢?,廁所文化建設,景區(qū)、城市、農村要抓,校園更要抓。
說起校園建設,人們往往更關注教室、宿舍、體育設施的建設,對廁所這樣不雅之所,卻極少提及。廁所亦是影響學校師生生活的短板,補足短板,是確保提高師生在校的生活品質,確保師生身心健康、文明養(yǎng)成;廁所也是校園文明程度的體現(xiàn)。當前,國家大力開展“廁所革命”,作為教育引導人的重要場所的學校最應有所作為和擔當,更需要來一場“廁所革命”。
廁所無小事,處處見文明。對于廁所文化建設,我們可以從“建好、管好、用好、做好”這幾個方面入手。首先要“建好廁所”,對廁所進行實地考察,設計規(guī)劃,確定主題,根據男女比例、學生體型,對不同區(qū)域配置數(shù)量適宜的男女廁所,推動廁所的科學規(guī)劃和合理設置;其次要“管好廁所”,對廁所進行文明管理,配置無障礙廁所,特別是強化廁所人性化服務,對廁紙、洗手液、烘手機等如廁用品要盡可能配備,對掛包勾、擱置板等小物件盡可能配置;第三還要“用好廁所”,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從自己做起、從身邊做起,把文明使用廁所作為習慣養(yǎng)成的重要內容,常言道“與人方便,與己方便”,贈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牢固樹立“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”的觀念,做到文明如廁。最后“做好清潔”,重點抓好廁所的衛(wèi)生清潔,保證排氣扇的通氣性,“不留余香”,給師生營造一個舒適干凈清新的入廁環(huán)境。
以小見大,細節(jié)見文明。時至今日,廁所文明我們已無法忽視,廁所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,具有一定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首先,廁所文化建設有助于校園文化整體建設。校園文化是一個“面”到“里”的整體工程,看似不起眼的部分更能引起師生的關注與思考。將校園的文化內涵以部分的形式轉變?yōu)閹熒伎梢愿惺艿降囊曈X表象,唯有如此,才能讓校園文化成為一個整體。
其次,廁所文化建設體現(xiàn)學校的人文關懷。教育“以人為本”,以人為主體,重視人的需要。廁所更是人之所需,重視廁所文化建設,注重廁所環(huán)境改善,有利于保障師生身心健康。
第三,廁所文化的建設有利于文明素質養(yǎng)成。陶行知先生提出,教育即生活。廁所是校園文化中最能接近生活的地方,小小細節(jié)大文明,在廁所里養(yǎng)成的健康衛(wèi)生、節(jié)約環(huán)保思想意識與行為習慣,是作為現(xiàn)代社會文明人的基本素養(yǎng),也是現(xiàn)代素質教育,“立德樹人”教育根本任務的體現(xiàn)。
最后,廁所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師生的生活品質,提升師生在校的幸福感。
“廁所革命”進校園,在“尷尬之地”開辟新的“德育”場所,關注青少年健康,彰顯校園文化。以潛移默化、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學生養(yǎng)成文明習慣,提高學生自身的素養(yǎng),做一個文明的中國人!